近视度数高低与视力好坏等同吗?
时间:2023-06-26
来源:太学眼科
孩子看得清黑板就是孩子视力好?孩子看不清黑板就是孩子视力不好?或者孩子近视了?其实孩子视力好坏和近视度数的高低尽管有一定的联系,但度数和视力并不是一一对应的。
所以有些孩子看得清黑板,或者视力一直在4.8左右,但是时隔半年检查下来,却相差50-75度。
或者明明只有近视100多度,视力测出来却只有0.5,甚至是更低,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差距呢?近视度数高低与视力好坏等同吗?家长该怎么应对这样的差距呢?
什么是视力?
视力是指人眼视网膜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,能识别远方物体或目标的能力即为远视力,能识别近处细小对象或目标的能力即为近视力,儿童视力4岁左右视力达到0.8为正常值,5岁以上视力达到1.0为正常值,成人视力大于等于1.0位正常。
视力的影响因素:
临床上检查视力用到远视力检查法和近视力检查法,其中近视力检查是用来了解眼睛的调节能力的。
眼部炎症、外伤、晶体混浊、玻璃体混浊、视网膜的病变、屈光不正(近视、远视、散光)等都可能引起视力的下降。
所以就存在明明近视只有100度,由于以上各种情况的叠加,导致实际视力却只有0.5。
什么是近视度数?
近视度数一般指的是屈光度,是屈光力的大小单位,以D表示,即指平行光线经过该屈光物质,屈光度为光线在通过镜片在镜片后一米处形成焦点。
例如:+1.50D即为远视150度,-0.50D即为近视50度
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,也就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节它的弯曲程度,来改变焦点的远近达到看清视物的目的,眼睛在看近的时候,需要通过晶状体的调节,在调节上越费力,反应在自我感觉上就是眼睛疲劳。
近视度数高低与视力好坏等同?
近视度数的高低和视力好坏尽管有一定的联系,但视力和度数并不等同。
简而言之,视力是指眼底视网膜成像的能力,近视度数是指眼角膜的屈光度,相同的度数可以有不同的视力,同理,相同的视力也可以有不同的度数。
虽然就同一个人来说,近视度数越高,意味着视力越差,但是两者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关系,更不成比例。近视者中有的近视度数350度,测视力表0.2,近视400度,测视力也是0.2,可能是由于不同体质眼球调节能力、检查过程的一些主观因素、其他客观眼部疾病等引起的差距。所以,这只是一个检查标准。
眼球调节能力:
有很多家长很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,常常将裸眼视力(不戴眼镜的视力)作为最重要的监测指标,但是对于近视的孩子来说仅仅关注孩子的裸眼视力是不够的,同时应该关注孩子近视度数的变化,近视度数加深的金标准是眼轴长度的变化情况。
也就是说同样半年内视力表裸眼视力可以看到4.8,但其实近视度数可以会发生变化,也许之前是100度近视,时隔半年就变成了150度近视,或者是仍然100度近视但散光、眼睛情况等可以已经有了的改变。
而且视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孩子眼睛调节能力的影响,同等屈光状态下,调节能力强的孩子裸眼视力可能会好一些,而调节异常时可导致视力下降。
有时候视力好,近视度数却比较深,有可能是孩子眼球调节能力比较好,刚好代偿了近视度数。
视力检查≠验光检查
通过视力检查来判断视力的好坏,视力检查是主观检查,与被检查者检查时的精神状态、检查时的环境和所用的视标都有一定的关系,这也是视力检查出现波动的原因。例如近视的孩子检查视力的时候喜欢眯眼,眯眼产生的“针孔效应”造成虚假的较好的视力,掩盖了孩子真正的视力情况。
通常验光的结果可以显示近视度数的高低,散瞳后检查的验光结果是客观的,不受环境、情绪因素的影响,反映了孩子准确的近视度数,是显示孩子近视的程度、监测近视进展的较好指标。散瞳验光检查属于医疗行为,只能到医疗机构进行。
所以看得清不等于眼睛情况好,更何况是实实在在感觉看不清的时候,有些孩子对视力比较敏感会及时告知家长,而有些孩子对视力并不是很敏感或者并不擅表达,容易错过最佳矫正时机。
专家建议家长建立视力健康发育档案,定期(3-6个月)为孩子检查眼部情况,充分参与孩子眼健康管理,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特别是对眼睛调节能力较差的孩子积极进行视功能训练,让孩子看得清晰!看得舒适!看见美好未来!
如何提高孩子眼球调节能力?
视功能训练—反转拍训练
视觉训练—聚散球训练
保持眼部健康,保证休息时间
多进行户外运动(乒乓球、羽毛球等锻炼睫状肌调节能力)
扫码咨询